生娃是国之大事_分卷阅读67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67 (第3/4页)

也大多是女子的玩意。

    明明就是专门带她来玩的,偏偏不肯承认。

    晏回寻了她的手拢在掌心里,慢悠悠地在街上踱步,周围行过的姑娘妇人都会若有若无地瞧他一眼——实在是小伙儿长得太俊了。

    远远看见街边立着几个大棚子,唐宛宛仔细一瞅,立马笑开了:“老爷,那里在施粥呢。”

    立冬日、冬至日、大年初一一向有施粥的传统,唐宛宛长在京城,自然不陌生了。

    几个粥棚顶上都贴着偌大的彩字,昭示自家出处。这个上头写着“城西玉器孙家”,那个上头写着“城东米粮刘家”等等。

    虽是施粥,排队的人却寥寥无几,粥棚的几个小厮百无聊赖地坐着,双手拢在袖子里闲得唠嗑。几大锅的粥从热放到凉,也不见人来领。

    “怎么没人来领啊?”唐宛宛看得可惜,想了想又开心了起来:“是不是因为咱京城的百姓日子越过越好了?”

    晏回拉着她往明延街深处行,低嘲一笑:“都是伪善之举,做给贵人看的。”

    “啊?”

    知道唐宛宛听不明白,晏回又道:“城西的玉器孙家为何要跑到城东来施粥?京城因各处的地价差大,导致泾渭分明:城北离皇城最近,住的是高官;城西住的是像你家那样的大族;城东为朝中新贵、商户和富民,城南才是贫民所在。”

    “大户人家施粥有两个好去处,一是城南;二是去四个城门口,那里贩夫走卒甚多,兴许会上前讨碗热粥。而此处住着的都是富商与富民,谁会拉下脸面来讨粥喝?”

    唐宛宛越听越糊涂:“那这儿为何立了一排粥棚啊?”

    晏回笑笑:“今日我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