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04章 (第1/3页)
正在奋笔急书的杨修心中微动,想起了上次君前问对,不由得看了一眼贾诩。 贾诩依然是一副坐禅样,面无表情。 司徒赵温叹了一口气,起身行礼。“陛下所言甚是,臣等谨遵。” 张喜的心情更加复杂。 在周忠愤而离席之后,天子对着众臣如此表白,不仅表明了他的期许,更展现了他的气度。 年幼的天子并不回避学术之争,只是先着眼于解决眼前问题,有何不妥? 相比之下,斤斤计较于礼法、祖制则显得不合时宜,甚至有故意捣乱之嫌。 这样的人很多,周忠不期而然地成了典型,还被记入了史册。 不管他用心如何,将来是否还以汉臣自居,这个污点算是洗不掉了。 这是杀人诛心。 这绝非天子一时起意,而是有意为之。 毕竟庐江周氏与汝南袁氏的渊源并不是什么秘密,天子以前不知道,现在肯定也知道了。 虽然心里各种不情愿,张喜也只能跟着司徒赵温表态,支持天子的决定,暂时搁置学术之争,以务实的态度,先解决问题。 司徒、司空表了态,其他诸臣也跟着表态。 会议回到正轨,刘协宣布继续。在其他人发言之前,他又宣布了一项规定。 会议记录仅供参考,不以对错罪人,所有人都可以各抒已见,畅所欲言,不要有心理负担。如果觉得这些话不适合载入史册,可以在会后签名时予以声明,将来著史,可以隐去姓名。 众臣听了,如释重负,不约而同的松了一口气。 一想到说错话就可能遗臭万年,谁还敢说话? 刘协看向宋果。“你之前做过并州刺史,不如就由你来说说并州的情况吧。”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