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娱,我的老婆我自己捧_556.必须改【求订阅】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556.必须改【求订阅】 (第5/9页)


    罗贯中有《草船借箭》。

    吴承恩有《齐天大圣》。

    蒲松龄有《狼》。

    吴敬梓有《范进中举》。

    爱写小黄书的冯梦龙老师也有一篇《灌园叟晚逢仙女》。

    上面说的这些都是原文,

    至于《封神演义》?

    对不起,没有。

    只有苏教版有《哪吒闹海》,情节和电影版的《哪吒闹海》相同。

    不选《封神演义》,为什么?

    除了写得差之外。

    在无其他的原因。

    那为什么大家会有它是“名著”的错觉呢?

    这点陆晨也不是太清楚。

    据说是在千禧年之前。

    华国有过一波“国学热”。

    简单来说就是大家喜欢把书当做礼品送人。

    包括那时候各单位的采购人员都爱跑来买《四大名著》的精装书。

    当礼物送生意伙伴,或者给员工发福利。

    这种书定价可能是2000元,书店的进货价可能是200元,卖400元。

    给行政人员开600元的发票。

    老板一看,

    哟,三折!

    觉得下面人会办事,行政人员也拿到了回扣,皆大欢喜。

    家家都卖《四大名著》,表现不出竞争力。

    后来有的小出版社就开始出“六大名著”,把《儒林外史》和《封神演义》加进去。

    《儒林外史》,光听着就高大上;而《封神演义》因为1990年的电视剧,老百姓都知道。

    《封神演义》就是那几年封神的。

    当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