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93 (第4/4页)
惹的陆珩冷笑连连,只道江宁县小娃娃作死有的一手好本事。 然而真的就不能从中权衡了吗,不是的,陆珩饱读典章,自然晓得本朝赎法比历代特详的说法,更加上北边那位刘瑾刘公公滥用罚米赎罪一事将六部尚书之一的韩文罚的家业荡然无存,可比什么下狱治罪狠多了,便在徐秀写的判词后面加上一句准其罚米三百石赎罪,审转刑部。 心头却很是不悦,如此不就是承认官司输了吗,只道北京那边真是太慢了。 刑部这里以往这种事情虽然潘蕃也管,但毕竟年纪大了,很多事情都是两位侍郎在实际cao作,但这个案子他却亲自察看了许久,斟酌之下难以决断,许进未死变数也就不好算计,此时陆珩送来的判词送了过来,一打量,就是个好法子。 暗道:大经兄,你可要识时务啊。 在陆珩的字上画了一个圈,写了个准字,审转大理寺。 天下案件事无大小皆刑部定罪,复审则有大理寺,大案要案三司会审则再加都察院。 韩邦文这个年过的毫无滋味,任谁引以为傲的功绩成了打倒自己的炮火都高兴不起来,接了徐秀的判词倒还老怀宽慰,总算干的漂漂亮亮,收到刑部的文书直接否定,但如此做必然也还会增添烦恼,保不齐继续复审存在变数,便直接退回了刑部,静候着来自北京的裁决。 这一个个的都在那边关心着北京的说法,事实上北京这里由于有了刘瑾这个变数,出乎了某一方的算计,他此时权势正处于炙手可热之际,朝中一些奴颜媚骨之辈,为保官位不惜丢弃尊严,巴结与他,丑态百出,出现了“朝贵争赂遗”的情状。 如焦芳、刘宇等人都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