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二十二章脸肿了 (第4/5页)
看着三个跪在面前的奴才,朱由检瞅了一眼血流未干的吴直,问道:“吴直,你说,为何常时仁不肯向文官下跪?” 吴直抬头,一脸惊讶道:“万岁爷,奴婢也不知道。只是听人说,陈燮经常对他的部下说,军人的膝盖跪的多了,志气斗志都没了。身为大明武将,没了志气和斗志,如何打的了胜仗。登州营上跪天地,中跪君父,下跪爹娘。同为君父的臣子,为何要分高下?” 这三个太监的立场不一,但是有一点是肯定的,他们对崇祯都是忠心的。至少这个时候,他们都是为了崇祯的利益在说话。王承恩属于中间派,站在崇祯的立场看问题。陈燮藩镇的帽子是文官扣的,可是王承恩听到的消息,真没看出陈燮有藩镇的意思。他看到的是万岁爷一声令下,陈思华毫不犹豫的服从。可见,问题在文官那里。 曹化淳则是屁股决定脑袋,他跟陈燮是深厚的利益关系,只要对自己有好处,站出来坑文官,那是一点心理负担都没有的。吴直直接就是登州营船上的人,这没啥好说的。 说起来崇祯有个特点,执政期间不太杀武将,就算是杀了,也都是王朴那种手里没兵的软货。祖大寿之类的,一直放任,就别说陈燮了。本来对文臣就有成见,三个太监这么一通话说下来,朱由检的心思更加动摇了。 “王承恩,给温体仁传话,登州总兵陈燮,加太子少保,荫锦衣卫千户,世袭。”说完,又补充一句:“陈思华克海州,建奴丧胆,拟旨褒奖。再从内库找一些字画,让人给登州送去。告诉陈燮,朕没有银子给他,其他的朕一定不吝啬。” 说完这话,朱由检意外的轻松,陈燮在最近一段时间,就是他心里的一根刺。他是不愿意相信陈燮是藩镇的,文臣的那点心思,朱由检认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