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九十四章 告一段落 (第2/5页)
他是软柿子啊?他手里有兵,大明最能打的兵。你撤他的职,还能怎么地?难不成派人去抓他?要去你去,我们不干。再说,这事情算在陈燮的头上,也不合适。陈燮顶多是个领导责任,斥责两句就行了。 朱由检很自然的偏向了陈燮,这个没啥好说的。东昌的奏报,先一步上来了。对不之后现,两边说的差不多,说明陈燮没有欺君。这事情还没定论,陈燮的奏折也到了,一看陈燮请辞,孔贞运又来劲了。这位阁老,平时没啥言语,那是被温体仁压的狠。现在事关孔家,虽然他是江苏人,但架不住他姓孔啊,有理由言。 山东的事情,内阁里争议不休,朱由检也在犹豫。朝臣弹劾海也来了,都是奔着山东群臣去的。不止一个陈燮,这是要山东官场灭团的架势。很自然地,反对的一方开始还击,谁当官没几个同年座师来着?开始吵,朝会上吵,散朝了弹劾吵。 有趣的是,这些人吵架的范畴,其实就两个字“责任”。丝毫没人去提,山东旱情如何,灾民安置如何。就是在咬着民乱孔家被破一事,王八咬人不松口。 文臣吵架,朱由检心里很不爽。为啥?很简单,山东的奏折又来了,这一次更具体。调集了多少粮食,安置了多少灾民,兖州府的乱局被控制住了,目前没有再闹腾的意思。 争吵了一个月,陈燮在兖州就呆了一个月。连续十几份奏折,没有一份是自辩的。都是开口称,臣有失察之罪,然后说具体的都在干啥。审问官员,查明案情,打击jianian商,罚没粮食多少,罚金多少。一笔一笔的账目非常清楚,这是在真真的做事的态度。 又一天的早朝,文官们还在两边对喷的时候,朱由检忍不住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