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二十七章 刚性需求 (第2/5页)
折扣的优惠牌子,更是吸引了大批银圆的流通。 现阶段指望南京一地都以银圆为货币是不现实的,只能是潜移默化。万事开头难,走出了第一步,接下里的事情就是慢慢的稳步展。对此陈燮信心十足。 四月十五。第二期《明报》出炉。头版的下半个版面,是一副巨大的广告,恭贺大钱庄南京分号开业。这在明朝,绝对是一个新鲜事物。十律诗。十词。刊登在第三版。引起大极大的轰动。读书人好名,这些诗词在报纸上出现,一日便可传遍整个南京城。作者可谓一日成名。 编辑在抬头处按:诗词录用,以编辑个人喜欢为准,如有不当之处,多多海涵。 最实惠的还是润笔,拿到润笔的书生,无不得意洋洋,持报社送来报纸,邀朋聚友的拿润笔请客。人前人后的很有面子,本期报纸最有特色的一点,还是在头版的一则启事。“天下事,天下人皆可知之,诚邀各路名家撰文,针砭时事,指点江山。” 第四版还是话本石头记,就为这话本,秦淮河上画舫里有点名气的姑娘都在盼着有人给他们的画舫送报纸。得了免费报纸的,自然是得意洋洋,觉得很有面子。那些没得到报纸的姑娘不乐意了,都是混这行的,怎么能厚此薄彼呢。能有点名气的jiejie,那个没几个酸文人做拥趸。一番抱怨加温柔细致的伺候,这些个文人跟打了鸡血似得,跑报社这里来要报纸。 报社这边顾继坤出面应对,表示不是不送,而是报纸的数量有限,不可能面面俱到,大家留下地址,下一期会酌情考虑。这些文人一看这个情况,也没啥好说的。人家印报纸,要本钱的,白送的东西,给不给那得看人家乐意不乐意。闹腾几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