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崛起_第二百五十七章不能错过的暴利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五十七章不能错过的暴利 (第2/5页)

尴尬的时候,陈燮淡淡道:“今非昔比了。再说那是朝廷买红夷大炮。还有一点。朝廷购入的红夷大炮,那是弗朗机人从英吉利的沉船上捞起来的旧货。陈某虽然居于登州一隅,对这些事情还是知道一些的。这样吧,打开天窗说亮话。我这有两种口径的大炮。按照泰西的说法。12磅炮一门售价3500两。18磅炮,5500两。如果莽二兄觉得不合适,那就请回张家庄去。好酒好菜招待,休息几天玩几天,不着急回去。”

    这个价钱如何?客观的来说,这是不算很坑爹的价格。因为技术问题,这个时期不单单是明朝,整个世界都存在一些技术上无法解决的难题。这导致了铸造大口径火炮的时候,10门里头有2、3门合格品,这个工匠就是很牛逼的人物了。

    站在郑芝虎的立场,这个价格可以接受。站在陈燮的立场,这是暴利。为什么这么说?采用铁范铸炮技术,解决了至少一半目前的技术难点,再照搬美国人罗德曼的内模可控冷却技术,或者称为内模水冷技术,大口径的火炮成功率蹭蹭蹭的往上窜。这门技术可不好掌握,陈燮在登州集中了大明最顶尖的工匠,反复失败了几百次,才算基本掌握的这门技术。

    正因为如此,陈燮铸炮的成本很低,每一门18磅炮顶了天就是五百两的价格。翻了十倍,卖给郑芝龙。就算是郑芝龙知道这是十倍的暴利,他也只能捏着鼻子认账。这一时期的西方国家,大口径炮是短管的,陈燮这里是长管的。这意味着射程,海战射程意味先发制人,我能打你,你却打不到我。

    就凭这个,砸锅卖铁,郑芝龙也会买。还怕陈燮不卖给他呢。

    郑芝虎很清楚,话说道这个地步,就不是什么讨价还价了,而是爱买不买,不买走人。既然如此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