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我妻薄情 第263节 (第3/6页)
书写也流畅。 她?靠着?这本土化的硬笔,终于顺利画出十几幅教程图。 正式交付刻印前?, 专程叫了严刑书的孙女来, 她?十三岁, 略识得?几个字, 懂一些女红。 程丹若让她?看着?图学, 她?只研究了一下午,就顺利织出了一段料子。 但严小娘子也说,最好能配有文字, 不然光看图还是有些吃力。 程丹若当然也打算配文字, 可?图样一定要考虑到大多数妇女的文化水平,文字只能辅助, 还是要靠图。 不管怎么说,既然一个全未接触过?毛衣的人,能照本宣科织出正确的针法, 那么姑且可?以刊印了。 ——她?没有时间再?逐一修改,八月份,无论如何都该开始推广, 否则就赶不上这个冬天。 若是不好,明年改版就是。 而?这本教打毛衣的书, 就很质朴地被命名为《毛衣图》。这回,程丹若用了上次谢玄英的建议,署名为程措措。 她?自掏腰包,花五十两刻印此书,要求商号在推广时,将此书租赁给购买毛线的妇女。 一天只收一文钱,抄写免费。 最初,鲍、程两人都不太情愿就这么传开,假如垄断一段时间,无疑赚更多。 可?转念一想,只要拿到毛衣,心灵手?巧的妇人不难拆解,一样传开,且从来没有做丝绸生意的人,怕女人学会织布的,便应承下来,着?手?推广。 他们收走了程丹若与云金桑布交易的大量羊毛(当然,购买陶器的费用也由他们出了),开始清洗、染色、纺线。 八月,大同府开出了第一家毛线店。 这是稀奇东西?,百姓们当然要围观一阵。 小二?趁机对人宣传:“这是知府夫人发?明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