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我妻薄情 第309节 (第4/6页)
除了王尚书, 都是清水衙门, 官职也?不高,一向只谈风月八卦, 不提政事(才怪了)。 今天,晏鸿之就准备了熏鸭脯,得意地说:“尝尝, 是我儿?从大同寄过?来的。” 王尚书尝了口,没?吭声?。 余少詹事是个实诚人,吃完就说:“口味平平, 侄女的手艺有待精进啊。” 晏鸿之却道:“这可不是她亲手做的,是当地百姓送的, 还有什么鸡鸭鹅蛋,腌菜糖蒜,她说送的人家太多,自己?吃不了,送来给我和她义母尝尝。” 艾司业满脸愕然:“百姓送的?” “可不是。”晏鸿之说,“三郎的官是做得好?,可不及她得民心啊。” 王尚书就知道有猫腻,此?时方说:“毛衣功在千秋,也?难怪。”他有点愤愤,“明明是我看?上?的孙媳,你偏要从中作梗。” 晏鸿之语重心长:“你家小六也?没?看?上?啊。三郎看?得准。” 王尚书多少有点感慨:“姻缘之事,真是冥冥之中天注定。” 王六已经中了进士,二甲三十六,以他的年纪,说句少年英才不过?分。他爹娘早就物色好?了媳妇,是年祭酒家的大姑娘。 这位也?曾是柳氏相看?过?的儿?媳,样貌秀丽温婉,才学过?人,据说在家时就负责给弟弟启蒙。 和王絮娘擅长诗文不同,这位年姑娘通经史,为人低调,鲜少出风头,是典型的书香门第的姑娘,清贵典雅。 王六本不情愿,可先前在寺中遇见?,听见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