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靖明 第73节 (第5/6页)
首先是严嵩的身份:作为杨廷和的门生,他这是公开反对了“文忠”这个建议,没有选择附和支持他的“恩师”。 其次是时机:杨廷和刚刚公开批评过严嵩心术不正不堪担任日讲起居注官,皇帝刚刚在杨廷和手上吃了个闷亏。 然后是形式:著书立传,配合着宣传于谦这样的忠臣,同时又总结jianian佞的发迹史,让刚刚想要明察下情的皇帝以后有一本专门的日讲教材辨别臣下忠jianian。 最后是依据:以于谦之能文能武、功盖于世,只有忠武这个通谥足以彰显其丰功伟绩,激励天下臣子。 能在这个时刻反对吗? 杨廷和平静地摇头:“吾已有去意,如何拟票,敬之、维之,你们拿主意吧。” 还沾这些是非做什么呢?该劝的都劝过了。 自己选的皇帝,惹不起还躲不起吗? 谁看不出来这是皇帝的意思? 至于追谥为忠武会不会太过了,自然会再度惹人议论纷纷。由此之后衍生的可能,杨廷和也已经有一二猜测。 他杨廷和再cao心又有什么用?少年人,终归是需要经历一些挫折才懂得的,何必每次都要由他杨廷和来做这个恶人? 就跟他无法轻易教会儿子很多东西一样。 毛纪看着蒋冕,眼神没什么特别地问:“敬之,你怎么看?” 蒋冕淡淡地说道:“既是请谥,拟票发往礼部再议即可。” 程序上一点问题都没有,最终呈到皇帝面前裁定的方案,必定是礼部呈奏的。 “这道疏又有请修《大明忠佞鉴》一事,史笔如铁盖棺定论,谁忠谁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