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55章 难考的策论 (第3/4页)
泛指石匠、木匠、铁匠、窑匠等特殊行业的人,俗称手工艺人。 第二题则是探讨奇人异形者参加科举是好事,还是坏事? 所谓奇人异形者,也就是指商人和工人,所以两题承上启下互有牵扯。 表面上看,这两题都不难,但暗地里却是给考生埋了大坑。 众所周知,在古人眼中的职业排位是这样的:士、农、工、商。 其中商人地位最低,说一句“贱业”,“贱民”也不为过。 若让社会地位最低的的人参加科举,就预示着商人可以入仕,那到底对朝廷,对社会是好还是坏呢? 这个命题一直以来都有争议。 虽然大圣朝不伐商人入仕的例子,但他们当官的曲折程度,要比其他官员高得多。 毕竟社会上多的是“狗眼看人低”的人,他们单凭一个人的出生来历,就品评此人的贵贱,而完全无视个人的能力。 这样的情况不在少数。 但社会的经济能高速发展,主要还是靠工商业,商人能为国家带来可观的财富。 在这一点上,朝廷乃至整个社会又得仰仗工商业人士。 若让商人入仕做官,一方面掌握财富,一方面掌握政权,这样的结果到底是好,还是不好? 这个问题士人争论了几百年,至今没有公论。 也就是说,这是道开放题,只有立场不同,没有正确答案。 相比于第二题,第一题也是类似的开放题。 工匠的地位仅此于商人,若要大力发展工匠技术,岂不是要与农民抢饭碗? 毕竟古代,还是以农业为主的农耕社会,一旦工匠技术得到大利推广,社会结构必将发生重大改变,结果到底是好,还是坏呢? 所以,这道题也不好作答。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