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49章 殿前礼仪培训 (第4/5页)
生的成绩不再由单人决定,而是改为由集体决定,如此一来,工作量无疑会加大,出榜的时间也会推迟。 细说一下: 若是遇到特别好的卷子,内阁的某人会先用红笔画个圈圈;如果遇到一般的卷子,就画个三角;若是较差的卷子,那就直接打个叉叉。 等卷子全部区分完成后,就由内阁的其他成员将圈圈最多的十分卷子选出,呈送到皇帝的案上,御赐钦点名次。 也就是说,皇帝只管前十名的成绩,十名之后就由内阁自行排名。 值得一提的是,殿试的通过率几乎是百分之百,不出意外,每个参加殿试的人都能得到名次。 这也很好理解,科举之路阻力重重,但凡能够走到这一步的,能力都是得到验证过的,实没必要再行淘汰之制。 除非答题实在糟糕难以入眼,否则内阁不会随意罢黜考生。 但这样的情况几乎不会出现,还是那句话,能参加殿试的,能力都已得到验证,绝对不会答出糟糕的卷子来。 总而言之,只要参加殿试,铁定就能成为进士,这一点毋庸置疑。 但进士和进士之间也是有等级之分的。 通常分为上中下三等: 一等甲设三人,第一名“状元”,第二名“榜眼”,第三名“探花”,这前三名被称为“三鼎甲”,由皇帝御赐“进士及第出身”。 二等甲设若干名,第一名,即总榜的第四名,被授予“传胪”的称号,其他的名次统称为“进士”,并无其他特殊称号,这是第二档,会被御赐为“进士出身”。 最后剩下的统一归为三等甲,会被御赐“同进士出身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