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将军的读书郎_大将军的读书郎 第18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大将军的读书郎 第18节 (第1/6页)

    “这么说,我现在是举人功名了?”温润要确定这一点。

    “当然!”张贤道:“该是你的就是你的,你还记得你乡试的时候做的那首贴诗么?”

    乡试由朝廷选派翰林、内阁学士赴各省充任正副主考官,主持乡试,考试主要考《四书》、《五经》、策问、八股文等,各朝所试科目有所不同。

    各省的学政是不能主持乡试的,只是在开考的时候,作为监督,留在考场,一般不会参与,只做旁观。

    因为学政一般负责主持的院试,是选拔秀才的任务,并督察府、县的学官。

    张贤要不是督查府学,也不会发现这个冒名顶替的事情。

    温润朗声道:“试以《论语》一文、《中庸》一文或《大学》一文、《孟子》一文,五言八韵诗一首,经义四首,初场的三道四书题每道都要写两百字以上,四道经义题则需要写三百字以上。十二日为第二场,试以五经一道,并试诏、判、表、诰一道,议论文要求三百字以上。十五日为第三场,试以五道时务策即结合经学理论对当时的时事政务发表议论或者见解。”

    从考试的内容上可以看出,儒家经学是科举考试的主要核心内容。

    其中的那首“诗”考的是人的临场才情。

    前身就做了一首诗。

    岁暮到家:

    爱子心无尽,归家喜及辰。

    寒衣针线密,家信墨痕新。

    见面怜清瘦,呼儿问苦辛。

    低徊愧人子,不敢叹风尘。

    诗词的意思是:母亲的爱子之心是无穷无尽的,最高兴的事莫过于游子过年之前能够返家。

    她为我缝制棉衣的针脚密密麻麻的,家书里的字迹墨痕犹如新的一样。

    一见面母亲便怜爱地说我瘦了,呼叫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