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206 (第4/4页)
下七八度,今年直接降到零下二三十度,北方怕不是零下五十六度。 简宁本想说极端天气才开始,想想还是不要吓着老人的好,转口说:“北方人有御寒基础,也有应对严寒的经验,而且北方人本就比我们南方人耐寒。”气温突破往年的御寒极限,对南方人而言,才是一场毫无准备的灾难。 南方不兴铺设暖气设备,农村也极少有盘火炕的人家,冬天取暖最多用火盆。 温度徒然下降,一个冬天,不知道要冻死多少人,尤其是老人,岁数大了,身体恒温不好,饥寒交迫,不冻死饿死,底子弱的怕是也要生一场大病。 “也是,多亏你当初提议建暖棚,让大家多备一些柴,咱家修院子盘那新式炕,引得村里人有样学样,”老太太脑子里忽然闪过一个念头,她家丫头像是早知道要降温? 当初简宁建议王安庆盖暖棚缓解粮食危机,提议一被采纳,简宁又借口暖棚耗柴,让家家户户多垒几个柴垛子,到时候暖棚的柴不够烧,可以征用村民垒的柴垛子,也不白征用,用粗粮换。 如此一宣布,哪家没垒几个高高的干柴垛子。 接着又以培育木耳为由,发起捡枯木干的活动,山上的枯木断几乎都被他们村砍光光,真正用于培育木耳的枯木不到捡回来的十分之一,毕竟只一个暖棚培育木耳,根本用不完,剩下的枯木最后拿去烧暖棚了。 自然就用不到村民们垒的柴垛子。 后面秋猎冬猎又捡那么老些耐烧的松枝回来,种种俱像是一场隐秘的引导。 引导大伙多备柴,猫冬才不至于受严寒影响。 老太太隐晦又略带自豪地看了孙女一眼,吞下了脑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