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前宰相_第一百零八 大力发展关东基建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零八 大力发展关东基建 (第6/8页)

本材料为:

    1、黏土砖石或陶瓷碎片,2水缸碎片或水淬矿渣、炉渣灰,这两种材料各占38~40%混合

    以上材料经过碾碎后混合,经过淘洗之后用火炕烘干并磨细成粉,再加上生石灰20~25%生石灰。

    若是想要增加水泥的吸水性并提高凝固速度,可以加入不多于5%的半水石膏(c2so40.5h2o)。

    没有半水石膏也没关系,熟石膏用铁锅加热只130c~180c,炒至黄灰色即可。

    将以上材料用石碾磨细成粉后过筛,随后按照比例进行混合即可。

    是不是听起来就非常简单?一个现代高中生就能利用有限的材料进行制作。

    既然制作水泥这么方便,为什么秀家还要拖到现在才开始动手?

    还是那个经济学问题:因为需求决定了生产力。

    在西国的时候秀家没有呢么高的筑城需求,甚至是水堀都只是试验阶段,很少有城真的会使用水堀,自然不需要水泥来进行防水渗透侵蚀夯土。

    同时秀家没有把我将水泥秘密保守在西国,但是到了关东就不一样了,这意味着秀家的宇喜多家开始走上最后的快速发展车道,秀家必须放手一搏,那么必然什么好东西都要拿出来试一试了。

    水泥的制作秀家不仅仅是会用于临水的石垣粘合所用,岩付城本就是一座平山城,秀家想要在夯土之前开挖特定的井字形,利用松木为筋填充水泥成为夯土层的地基,减少其因为地震而造成的松动。

    包括在主要建筑修筑的时候,秀家也打算插入木桩固定房基的时候使用水泥进行固定,特别是天守阁的修筑,必须要经过加固。

    秀家是为了防止因为地震出现天守阁垮塌的情况。

    这些cao作在没有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