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崇祯绝不上吊_第328章 道虽无籍,士却有国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328章 道虽无籍,士却有国 (第1/4页)

    庙宇与道观,一眼就能看出差别。

    庙宇那珠玉一般黄润的殿顶琉璃瓦,在日月下金光闪闪,大气磅礴。

    刷了金粉的金身,在香油灯火的映照下,煜煜生辉。

    反观那些道观,屋顶都是黑色小瓦,殿内都是黑不溜秋的泥塑雕像。

    这些富丽堂皇的庙宇,与道观里朴素的风格,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道家追逐长生,平素不在乎名利,对于百姓,更是信奉与否,全凭本心。

    经常锻炼,甚至自力更生,自做自吃的道士,大都面容清癯,一个个瘦的风仙道骨。

    而和尚……

    不事生产,却只用香油炒菜,菜肴不是竹笋就是蘑菇,顿顿都是这些山珍。

    又不用劳动,每日醒来只要念念经、劝一劝香油钱。

    很多和尚,每天的活动量更是除了上茅房,就没有离开过寺庙。

    如此一来,自然是身宽体胖、肥头大耳,个个坐下都是一副佛祖像。

    民众大都是愚的。

    在百姓看来,肥头大耳富态相的和尚,自然要比沉默寡言的道士,更得人心。

    于是,在和尚舌绽莲花、破绽百出的功德论下,无数百姓,将省吃俭用的钱,投进了和尚的功德箱中。

    ……

    就算是家里有几十亩地的自耕农,也才只敢在来客的时候,用筷子沾了一滴香油拌凉菜。

    然而,一到了寺庙,纵然你头脑清明,但是在和尚“业力论”的威胁下,也只能送上自己都舍不得的吃的香油,献上自己都舍不得花的银钱……

    因为百姓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面对和尚那隐含威胁的话语,百姓只得孝敬……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