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复师_第六十三章 拜师(下)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六十三章 拜师(下) (第2/8页)

钘、尹文、列子等。

    道教的代表人物有张角、张陵、张鲁、葛洪、陶弘景、王重阳、成玄英等……

    而这两类人物相互之间是不能替代的,一种是思想的开创者,一种则是教派的开创者。

    “师父,那咱们和道教哪个厉害啊?”苏小凡兴奋的问道。

    “让你学习传承,又不是去打架的。”

    敬时珍有些无语,平时看着苏小凡挺稳重的,怎么这会儿性格变得如此跳脱。

    “其实严格说起来,咱们这传承,得自于庄子的思想更多一些……”

    敬时珍给苏小凡讲解了一下,总不能让自己这唯一的弟子都分不清传承来自哪里吧。

    老子的《道德经》是总纲,后面庄子等人的理论都是来自于此,所以是老子是祖师爷一点毛病都没有。

    不过在学说上还是有差异的,按照敬时珍的说法,他们的传承来自庄子更多一点。

    老子主张无为,认为只有无为才能无所不为,“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汉初的黄老之学吸取了先秦道家无为而治的思想,适应秦末政治动乱之后,民心思定的形势,强调清静无为,主张轻徭薄赋、与民休息。

    唐代初年和宋代初年的统治者,都曾利用无为而治的思想协调处理当时的社会矛盾,并有所收效。

    很多人都被《西游记》里的唐玄奘西天取经给误导了,以为唐代是佛教为主,其实唐代的国教是道教,秉承的是道家思想。

    老子把“无为”看作圣人“取天下”和“治天下”的手段,所以从根本上来说,老子的思想还是希望入世的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