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百六十八集 禅的形态 (第4/4页)
陈民富曾有一个认识过程。 上世纪90年代初,陈民富刚涉足赏石,总是喜欢挑选那些肖形状物的象形石和自认为变化较大的片状石。 后与艺术大师薛志耘先生同去赏石购石,领教了很多禅石应为何态,方懂得了“会玩的玩蛋,不会玩的玩片”这句赏石名言的妙用。 “蛋”为何物?圆满之意,正是禅石之要旨也! 其次,禅石应为那些意态空灵,能引导赏者进人清幽宁静状态的自然景观石。 禅宗在艺术情感上倡导宁静虚灵、清旷恬淡,把人的情怀从世俗的纠缠中分离出来,转入到对“人性”的“禅悟”。 因此,那些形态清逸闲适的景物造形石或图纹石,应是禅意的最佳寄托。 如山岚幽谷、野寺寒江、枯藤怪松、悬崖避屿、挂瀑流泉等等,皆可使人如置幽境,寄情移思,去俗念而沐清风。 其三,约定俗成,禅石还应是那些似佛、似道、似观音、似蒲团、似木鱼等肖形状物的象形石。因为这些奇石虽然直观,但都与佛道直接相关,久而久之,这种形态已被认作佛的化身,而披上了禅的外衣。 赏者视之,则能在场景直观影响下,很容易联想到佛或进人禅的状态。 因此,这类奇石被自然而然地列人禅石行列。 但是,禅石之定义又决非这么简单。 因为对禅意的领悟往往会因人、因地域、因文化、因宗教、因悟性甚至因性别而各有差异。 面对同一块奇石,你悟出了禅意,它便是禅石。 你没找到那种感觉,它就是一块石头。逍遥听江的石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