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科举文里的嫡长孙_穿成科举文里的嫡长孙 第122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穿成科举文里的嫡长孙 第122节 (第7/7页)

赐,但也有不少藩国规规矩矩,带来的货物皆是大庆紧缺的。这两种情况要区分对待才行。

    徐尚书正善于此道。

    “分内之事而已。”徐尚书应道。

    裴少淮再次意识到,良策固然重要,但若无明君相识,无长辈、师者相持,也难有实行之日。看似是裴少淮进谏有功,实则徐大人常年接待使团,考虑更加全面,愿意默默兜底补漏,更是难得。

    裴少淮起身,恭敬诚意作揖行礼,言道:“徐尚书高崇,晚辈受教。”

    正巧此时,鸿胪寺来人邀徐尚书过去,说是商议如何赏赐贡品,也就是如何把贡品转手送出去。

    “裴大人可有兴趣同往?”

    “荣幸至极。”

    在鸿胪寺里,裴少淮看了各藩国的进贡礼单,果然是良莠不齐。

    送宝石、玛瑙、珊瑚、乌木的,属于讨好皇室,送香料、药物、皮毛的,数量不少,是为了交易。

    进贡离谱的,除了暹罗的碗石、倭国未开刃的腰刀,还有苏禄国的海螺壳,扶南国号称开过光的菩提树叶、佛骨,南安国的竹竿子等等。

    数页纸的贡品中,大多数藩国唯有第一页的物件看得过去,后头列举的,多是土布竹绢一类不值钱的。

    商议过后,那些大庆确需的物件,价格还算公道,便留下来了。

    其余的物件,找个合适的由头,以皇帝之名赏赐给各藩国使臣。

    譬如苏禄国距离大庆颇远,海上风浪无常,需要重物压船吃水,才能保证船只平稳航行,那就赐他两船暹罗的碗石,保他航行平安。

    又如倭国、暹罗国佛缘颇深,正好把扶南国开过光的菩提树叶赐给他们,还要劝这虔诚的两国千万不要抢,平摊分配。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