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科举文里的嫡长孙_穿成科举文里的嫡长孙 第122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穿成科举文里的嫡长孙 第122节 (第6/7页)

辛苦苦立起来的户部,竟被叛徒门生拱手送给了河西派,河西派推了这么一个不知税例、不悉民户的人上位……邹阁老若是知晓了,会是何等伤心生怒。

    他还想到,户部关乎百姓民生,却有这样的人居于高位,只懂拉帮结派搞党争、研官道,不懂做实事兴民生。

    也不知百姓这几年因为户部尚书的无知无能多受了多少罪。

    六部缺了一部,高位有空缺,只怕接下来的廷推又是一番你争我斗。裴少淮身为给事中,手中有廷推权,自然不能置身事外。

    他也不会置身事外。

    ……

    今日御书房一事,耗去了大半日,此时已日头偏西。

    裴少淮没回六科,而是先去了一趟礼部。今日之事因他而起,礼部受牵扯颇大,对于徐大人,他总是有些不好意思在的。

    他进入礼部衙门,发现礼部官员已经开始忙碌起来了,鸿胪寺官员协同做事。

    “徐尚书。”

    “裴给事中请坐。”

    两人私下以伯侄相称,但在公府,还是以职务相称更合适些。

    徐大人猜到了世侄的来意,笑盈盈道:“裴大人不必有虑,都是你我早前就料到的事。”

    又轻松道:“你做了我多年未做成的事,若论惭愧,理应是我才对。”

    “下官受之有愧,后头还需徐尚书替我添补窟窿。”

    此非谦言,凡事难得万全,再好的谏言也有遗漏之处,需要及时填补。

    譬如说,四夷藩国中,除了海外小国,还有周边陆地接壤的小国,两边互市通婚,很难完全界定疆线,若是不安抚好这些陆上小国,若是动乱则苦了边民。

    再譬如说,虽有藩国投机取巧,屡屡以次充好,只为了的朝廷赏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