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84章 南茶北酒 (第3/7页)
。 有些东西本来在我们的认知里,已经是最好的了,但是一经比较,立见高下优劣。 这就是人们经常说的“货比三家不吃亏”。 三叔说:道长,凌家数代人均有认真学习酿酒,还总结了许多酿酒经验。直到了这一代,朝廷开放了酿酒专卖,我们还以为有了酿酒的商机。 老道长说: 技多不压身,艺高人胆大。 学到的知识,有一天不期然会用得上。 明朝太祖皇帝对民间开放酿酒业,很多人都在自己家里自酿;有些人更开发成养生酒。 明人高濂就配制了许多药材酒,有些酒从酒名,是不知道具体加了什么药材的,例如桃源酒、香雪酒、碧香酒、腊酒、建昌红酒;有些酒从酒名,就可以知道酒里加入的主要药材是什么的,例如五香烧酒、山芋酒、葡萄酒、黄精酒、白术酒、地黄酒、菖蒲酒、羊羔酒、天冬门酒、松花酒、菊花酒、五加皮三骰酒。 但是这些药酒的品质,高下不一,或色味冠绝,或品在下中;或色味不佳,不堪入杯,难尽人意。 说起来西南三省:云南、贵州、四川,其中的贵州、四川都是名酒产地,白酒销量位居全国,但是唯独云南少有名酒。 我所说的名酒,是指得到大多数人认同的品质好酒。 三叔问道:道长,这是何解呢? 老道长说: 这与云南的少数民族众多是有关系的。 云南地广人稀,但分布着二十五种少数民族,而全中国才五十六个民族,占了近半!各个少数民族的饮食味蕾均不同,众口难调啊!极难能有一款同时适应如此多民族口味的酒。 得不到顾客的追捧,产品就不能声名远播。 贵州和四川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